AAA-Rated U.S. Companies AAA信貸評級的美國企業-Microsoft (MSFT)



根據一篇2018年10月理財網站The Balance的報道,現時美國只有兩家公司獲得AAA最高級別的信貸評級:科技企業微軟 Microsoft (NASDAQ: MSFT),及醫療製藥公司強生 Johnson & Johnson (NYSE: JNJ)。自2011年8月起,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因應美國日漸惡化的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 (debt-to-GDP ratio),將美國的主權信貸評級由最高級別的AAA降至第二高級別AA+。換句話說,目前微軟強生的企業信貸評級比美國主權信貸評級還要高,可見這兩家公司財政實力非常強大。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穆迪 (Moody's),及惠譽 (Fitch Ratings) 定期就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包括總債務,現金流,以及可支配收入償還債務能力等多個因素;再加上營運狀況,宏觀經濟展望等經營因素,編算出企業的信貸評級。目前標準普爾及惠譽的最高評級為AAA,而穆迪則為Aaa;英文的描述為Prime,即「最優質」的級別,表示企業償還債務能力極佳,違約風險接近零,此類企業能以低廉的利息在商業市場上借貸。標準普爾及惠譽的第二高評級為AA+,而穆迪則為Aa1;英文的描述為High Grade,即「高質」級別,表示企業償還債務能力佳,違約風險甚低。這個評級順著下去,直到BB+/Ba1,就是「非投資級別」或「垃圾級別的信貸評級;英文的描述為Non-investment grade/speculative,簡而言之,就是債券發行人有可能違約,投資者可能承受損失本金的風險。讀者如果有興趣了解信貸評級的詳情,不妨參考財經資訊網站Trading Economics的詳盡介紹

筆者素來鍾情在某行業有龍頭或壟斷地位,營運狀況穩健,有持續增長派息歷史的企業。微軟及強生兩家公司基本符合這些要求,一直也在筆者的觀察清單之內。由於本博客也曾經介紹過醫療製藥類股票,今天就先談談科技股微軟,有機會再與讀者分享強生這家公司。

在執筆之時,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已經從高位下跌超過20%,即已經步入技術性熊市;另外兩大指數道指及標普500調整幅度已接近20%,瀕臨進入技術性熊市。在熊市的大環境下,今年美國兩大科技股微軟及蘋果 Apple (NASDAQ: AAPL) 的地位亦重新洗牌。今年11月30日,微軟以8,510億美元市值正式超越蘋果,自2010年以來首度超越蘋果,並登上美國最高市值企業的寶座。

有市場分析指出,微軟在2014年委任Satya Nadella出任CEO,重新訂立公司的發展方針,銳意大力發展微軟的企業用戶及雲端服務;而這兩個主要業務均錄得強勁增長,帶領公司股價在2018年逆市上升。另一邊廂,CNN Business報道蘋果的iPhone銷售在2018年第三季表現呆滯,僅售出4,700萬部iPhone,與上一年同期相比錄得零增長,市場預期在未來幾個季度銷售可能會錄得衰退。

筆者下載了微軟最新的2018年年報了解其經營情況:



在過去三年,微軟的營運收入及毛利率均保持穩健增長。2014財年的營運及淨收入錄得衰退,是源於微軟為其智能手機業務的商譽及資產減值,以及部門合併及重組的支出。這正好反映微軟的發展方針由手機硬件轉至商業訂閱產品 (subscription products)。2018財年凈收入下跌,是微軟因應特朗普政府實行 The Tax Cuts and Jobs Act (TCJA) 法案,錄得一筆137億美元的稅務支出。

股息派發方面,連續四年每年增加12仙美元;目前2018財年,全年派發股息1.68美元,分四個季度派發。微軟在股份回購方面也甚為活躍:董事會曾經在2013及2016年9月分別公布兩輪,每輪為40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截至2018年6月,第二輪股份回購計劃金額尚餘282億美元。

2018財年,微軟錄得351億美元營運收入,當中將215億美元透過股息及股份回購回饋股東。微軟重點發展的商業雲端業務 (commercial cloud business) 貢獻230億美元銷售收入,這個業務的毛利率達到57%的高水平,反映盈利能力極佳,而且控制成本能力强。微軟的另一張王牌,企業綜合軟件雲端服務Microsoft 365至今獲超過30萬家機構採用,當中Fortune 100企業中有87家採用;每月活躍使用Office 365 Commercial的人數達到1.35億人。



2018財年,所有微軟重點發展業務都錄得穩健增長。其中商業雲端業務收入增長56%,商業版Office 365增長41%,家用Office 365增長11%,伺服器產品及雲端服務增長21%;2016年年尾併購的LinkedIn也錄得53億美元收入。

微軟貴為納指成份股中市值最大的公司,讀者可能有興趣知道微軟是怎樣投資的。我們可以從年報Note 4 - Investments中的Investment Components,看到微軟總值1,366億美元的投資組合:微軟持有大量美國政府及機構證券 (U.S. government and agency securities),金額達到1,098億美元。這個項目中「政府」一字比較容易理解,簡單而言就是由美國財政部發行的美國短期國庫劵 (Treasury Bills),中期國庫劵 (Treasury Notes),及長期國庫債劵 (Treasury Bonds)。但「機構」一字就沒有很清晰的含義,筆者便從美國金融業監管機構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FINRA) 翻查有關資料,發現機構證券的描述如下:


"Agencies" is a term used to describe two types of bonds: (1) bonds issued or guaranteed by U.S. federal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2) bonds issued by 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s (GSEs)  corporations created by Congress to foster a public purpose, such as affordable housing.


原來,這些機構還包括由美國國會准許設立的「政府贊助企業」,當中最有名的就是房利美 (Fannie Mae) 及房貸美 (Freddie Mac)。兩家公司曾經在2008年次按危機中瀕臨破產,被美國政府接管。這些機構債券面額最小為10,000美元,有定額票息及浮動票息兩種選擇;以定額票息債為例,利息每半年派發一次。

微軟投資組合第二大的是企業票據及債劵,佔69億美元;第三及第四大是外國政府債劵及現金,分別佔51億及39億美元。


微軟過去五年股價表現跑贏標普500及納斯達克計算機分類指數 (Nasdaq Computer Index)。2013年6月投資100美元到微軟及以上兩個市場基準,到2018年6月微軟股票市值約324美元;而標普500指數基準為188美元,納指計算機分類指數為297美元。

現時,微軟的機構投資者持股超過73%;三大持股機構是領航集團,貝萊德,及道富環球,持股市值分別為567億,494,及300億美元。微軟同時為納指,納指100,道指,標普500,標普100成份股。基金公司需要買入微軟股票以追蹤市場指數。

微軟在美國證監會Form 10-K文件中羅列現時經營的挑戰。微軟依賴整合產品的硬體及軟件平台賺取盈利,但電子消費品市場目前已有不少廠商做到類似的整合;微軟點名提到個人電腦,流動電話,遊戲主機廠商帶來的挑戰。雖然沒有提及競爭廠商的名字,但筆者估計也是Google及Apple這兩個老對手。另外,微軟從視窗作業系統中獲得豐厚盈利,但現時科技世界的發展有逐漸轉移至流動裝置的趨勢,這些流動裝置多數不是採用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對微軟的軟件收入構成壓力。筆者估計所指的是Google的Android系統及Apple的iOS系統。當然,微軟的另一個弱點是應用程式商店,因為Google及Apple的流動裝置市場較為成熟,因此也能從應用程式商店中賺取更高盈利。

最後,筆者還想分享一篇關於微軟及蘋果的文章。這篇文章刊登於2018年12月6日的CNBC財經版一個很有意思的The Beginner's Guide to Investing專欄。文章題目非常簡單,就是如果投資者從首次公開募股中投資微軟及蘋果股票各1,000美元,現時哪家公司為投資者達成更大的財富增長?答案是:微軟,從1986年3月13日上市以來,在微軟股票1,000美元的初始投資已經變成170萬美元。而蘋果,在1980年12月12日上市,比起微軟還要早5年多,現時則變成42.5萬美元,僅及微軟的四分一。



網站連結:
  • U.S. companies rated AAA, higher than U.S. government bonds
  • Link (Source: The Balance, 2018)
  • Trading Economics - Credit Rating
  • Link (Source: Trading Economics, 2018)
  • Microsoft passes Apple to become most valuable company
  • Link (Source: CNN, 2018)
  • FINRA-Agency Securities
  • Link (Source: FINRA, 2018)
  •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 Microsoft Corp Form 10-K
  • Link (Source: SFC, 2018)
  • If you invested $1,000 in Microsoft and Apple at IPO, this one would have made you 4 times as rich
  • Link (Source: CNBC, 2018)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Canadian Franchisor and Operator of Casual Dining Restaurants 加拿大連鎖快餐集團-MTY Food Group Inc. (TSX: MTY)

Lower Fees, Better Funds 日本退休基金的新收費模式

Hang Seng Index and Change of Constituents 恆指成份股變動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