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Rights Issues and Placing 淺談供股與配股



今天淺談兩個相近的財經詞彙:供股 (rights issues)及配股 (placing)。兩者都是能在市場上集資的方法。筆者會嘗試用幾個簡單的例子,解釋兩個集資方法的意思,以及投資者應該如何闡讀當中的市場信號。


而另一種集資方法就是首次公開募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比如本年9月比利時啤酒商百威英博 Anheuser-Busch InBev SA/NV (NYSE: BUD) 將其亞洲業務,百威亞太 (SEHK: 1876) 分拆在港交所上市,集資金額超過380億港元。不過,首次公開募股的操作及定價是一個比較闊的課題,筆者往後有機會將另文介紹



說回供股,簡而言之就是企業有資金需要,要發行額外股份售予股東,將籌集得來的資金作營運用途。企業在宣佈供股集資時,一般會為股東提供一個與市價相比有折讓的供股價。換句話說,股東可以「優惠價」購買額外的公司股份。但由於企業一般要提供折讓去吸引股東參與供股,這也會對市價交易的股份造成下行壓力。同時,如果折讓太大,也會損害公司利益。新發行的股份會攤薄每股盈利,也會令公司股價受壓。

對上一次供股集資潮大概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當時環球經濟衰退,股市一片愁雲慘霧。最矚目的莫過於滙豐銀行 (SEHK: 0005) 的「世紀供股」。事件起因是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爆煲,滙豐需要就北美業務作大幅減值,光是北美業務稅前虧損就高達155億美元。2009年,滙豐銀行宣佈進行供股集資,以每股28港元,「12供5」的方式集資125億英鎊

這次世紀供股之後,滙豐總算走出陰霾,但全球各國對銀行業務的監管及資本要求越來越嚴格,滙豐的股價也長期跑輸大市。過去五年/三年/一年滙豐的回報表現為:-25.44%/-9.38%/-11.55%,從圖表上看基本上呈長期向下的趨勢:



就筆者所知,有數家大市值企業也曾在2008金融海嘯之後供股集資。在此列舉以下幾個例子,數據取自阿斯達克財經網站,收市價及市值截至以2019年11月29日交易日計算。



滙豐控股 (SEHK: 0005)
  • 2009年以每股28.00港元,「12供5」的方式集資
  • 現價57.45港元,市值11,850億港元。
  • 雖然股價看似比供股價升幅逾倍,但滙豐在金融海嘯前股價曾高達150港元,因此有不少在高位買貨的投資者仍然錄得虧損。有留意滙豐股價的讀者應該知道,過去幾年滙豐股價一直浮浮沉沉。管理層為挽救低迷的股價,推出了股份回購 (share repurchase) 計劃,股價總算有起色。唯近月中美貿易戰及香港政治因素,股價再見回落。
  • 筆者認為滙豐較難重現昔日光輝,但其賣點是股息率較高,穩定的現金派息對於年長的投資者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同屬滙豐集團成員的恒生銀行 (SEHK: 0011) 增長力較佳,加上近年的漸進式派息政策,比較適合追求資本增值的投資者。


渣打集團 (SEHK: 2888)
  • 2008年以每股45.11港元,「91供30」的方式集資
  • 2010年以每股156.82港元,「8供1」的方式集資
  • 2015年以每股55.60港元,「7供2」的方式集資
  • 現價69.45港元,市值2,219億港元。
  • 老實說,筆者認為渣打集團的經營情況比滙豐更加糟糕。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的八年間,渣打經歷過3次供股,這樣每隔幾年就向股東集資,反映渣打始終無法長期為股東創造價值。過去五年/三年/一年渣打的回報表現為:-37.10%/+9.28%/+16.04%。
  • 距離歷史高峰股價約286港元,現時渣打的股價僅剩下4分至1。而且現時股價仍然比2010年的供股價低得多。估計大部分有參與供股集資的股東仍然錄得虧損。


新世界發展 (SEHK: 0017)
  • 2004年以每股5.40港元,「5供2」的方式集資
  • 2011年以每股5.68港元,「2供1」的方式集資
  • 2014年以每股6.20港元,「3供1」的方式集資
  • 現價10.22港元,市值1,045億港元。
  • 筆者也不妨直言,新世界發展是香港四大地產商之中,質素相對較遜色的一家。另外三大地產商恒基地產 (SEHK: 0012) 及新鴻基地產 (SEHK: 0016) 過去15年都沒有透過供股集資,而長實集團 (SEHK: 1113) 源於2015年長和系的「世紀重組」,所以也沒有供股集資記錄。就筆者所知,長實集團的前身和記黃埔也沒有供股集資記錄。
  • 新世界發展在過去15年間供股集資三次,而且供股時機令市場大感意外。2011年新世界發展及新世界中國突然宣佈連環供股,被視為在沒有資金壓力下進行供股,有損公司價值之嫌。當時公司主席鄭家純表示,公司看好中港發展前景,認為有需要籌集資金增加土地儲備。
  • 唯一可幸的是,股東在股價低迷的時候供股,以現價計仍能獲得利潤。目前四大地產商之中第二或第三代接班人也陸續接棒,新世界發展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其尖沙咀大型綜合發展項目Victoria Dockside剛在2019年全面啟用,並預期會大幅增加新世界發展的租金收入。就筆者知道,香港只有很少發展商有能力發展及管理這樣大型的綜合項目(包括商場,酒店及服務式住宅)。另一個筆者能即時想起的大型綜合項目就只有金鐘太古廣場,同樣包括商場,酒店及服務式住宅;發展商為太古地產 (SEHK: 1972)。


一般而言,供股方式「m供n」會產生碎股,令碎股難以在市場上以市價沽出。這某程度上也增加股東的沽貨成本,減少大規模沽壓的情況。另外,市場一般會視「2供1」或更高比例的「3供2」;「4供3」(註:今年有線寬頻 (SEHK: 1097) 也提出過1供1」供股集資,不過方案被否決,後來才以4供3」方案代替。)等為大幅度供股,這意味著企業有急切的資金需要。如果供股持續間斷地出現,有可能是該企業的財技,用作抽乾股東的資金,投資者實在不宜沾手。

配股 (placing) 是另一種集資的方法。上市公司會向一些特定的投資者配售新股份。這裡也舉一個較近期的例子:華潤置地 (SEHK: 1109) 於今年10月宣佈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2億股,每股作價33.65元,集資67.3億港元。配股價比前一天收市價折讓約7%。結果華潤置地股價在消息公佈當日下跌接近8%,跌穿配股價。這反映配股集資消息沒有很受市場歡迎。 

這裡的「先舊後新」配股方式 (top-up placing) 是指大股東先將自己持有的股份配售予特定投資者,然後再認購新發行的股份。然而新股份的發行價不可低於大股東原先股份的配股價。另外,新發行售予大股東的股份數目也不可超過他們之前配售給特定投資者的舊股數目。香港法例對於配股集資有嚴格要求,比如說是如果配售的對象投資者少於六人,該企業必須列明該等投資者的姓名。筆者相信這是為了確保即使企業以過低的配股價配售股票予關連人士,小股東也能知悉並作適當的投資部署。有關配股的法例要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錢家有道」網站查看詳情。




網站連結:
  • 有線供股股價急挫3成 企業如何融資對股東最公平?
  • Link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2018)
  • Rights Issues
  • Link (Source: The Chin Family, 2019)
  • Placing
  • Link (Source: The Chin Family, 2019)
  • 新世界系「離奇」供股抽水167
  • Link (Source: 東方日報, 2011)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U.S. Consumer Retailing Company 美國消費零售企業-Sysco Corp. (SYY)

Macau's Casino Stocks and ROEs 從澳門賭業股談股本回報率